您现在的位置:中国高考信息网 > 高考资讯 > 最新资讯

普高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(人教版)第二讲 入门知识(二)

来源:www.culvpq.com 2025-05-19

最新资讯

  普高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-语文(人教版)

  第一讲 入门知识(二)

  (标点、词汇、病句)

  

  《考试概要》对标点符号、词汇和病句的报考条件分别是正确用标点符号、正确用词汇(包含熟语)和辨析并修改病句。能力层级均为E(表达应用)。标点符号的用法,近几年有所淡化,考查时侧重问号、引号、分号、顿号、括号等。词汇的运用主要涉及同义词、成语和熟语。从2008年高考考试看,只有几个省份考查同义词,可以预见此项内容在以后高考考试中有趋于淡化的倾向。而成语题成为命题的重头戏,应该引起看重。词汇备考复习的着眼点应放在最基础最常见的词汇上。

  病句的考查,是高考考试考查历史最长的项目之一。对于《考试概要》中规定考查的六种病句种类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。病句题的内容大都源自目前社会所关注的内容。病句的辨析是病句修改的首要条件。

  上述考试知识点,高考考试题依然以客观题为主,主观题为辅的形式(任选其中几种进行考查),有时会综合在一块命题,像修改病句题中同时考查标点和词汇的运用。

  

  1。正确用标点符号

  正确用标点符号这一考试知识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:单项选择题、填空修改题、表达交际题、文言文断句题和评点写作题(与作文整理考查),其中以选择题与表达题最为要紧。

  作为备考,应注意筹备以下重点内容:

  (1)问号:

  ①句中虽含有疑问词(哪个、什么、如何、如何等),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或祈使语气,句末用句号。

  ②若一句话中的几问,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,并非选择关系,则每句都用问号。

  ③选择关系的疑问句无论多少句,中间不需要问号用逗号,句末用问号。

  ④但凡倒装问句,问号应置于句末。

  ⑤非疑问句在句中做句子成分的,不需要问号。

  ⑥表强调某种感情的反问句,句末用叹号。

  (2)顿号、逗号、分号:

  顿号、分号和冒号都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,虽同为句内点号,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。应该注意如下什么时间:①明确分号>逗号>顿号(最小的停顿)的停顿层级;②明确句中直接用分号,句中有句号再用逗号;③明了顿号和逗号使用方法不同,两者皆为句中点号,都表并列关系;顿号主如果并列的词或词组的停顿,逗号为一句话中间的短中止顿;④以下状况用顿号:⑤把握两个原则:并列成分用作句子谓语和补语时,则用逗号不需要顿号;独立成份、插入成分或有同位语,则用逗号不需要顿号;词组加语气词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,则用逗号不需要顿号。

  (3)冒号: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,它表示较大的停顿。①用在总分或分总关系之间的总括性句语中。②提示性的词汇放在句子中间,不需要冒号,用逗号。③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,提起读者注意。动词常见的有:想说 记住觉得等,宾语总是较长或复杂。

  (4)括号: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解或补充说明前边的词汇或句子,它要紧挨前面被注解或说明的词汇或句子。句内括号只注解句中一部分词汇,括号前如有点号要放在括号外边,括号内的最后一个点号(问号、叹号除外)应当省去。句外括号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,括号内的标点按通常情况处置。

  (5)引号:通常情况下,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、一些特定的称谓、具备特殊含义的词汇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。引号与其它标号连用时易混淆出错。大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①引文独立成句引文完整,句末标点应置于引号内;相反,句末标点应置于引号外。②句中插说后用逗号不需要冒号,转述大意不需要引号。③引文末尾处用的是问号或叹号,问号和叹号放在后引号内。

  2.正确用词汇(包含熟语)

  同义词的辨析(实词或虚词),在于辨析同义词词义的结微差别,要凭着具体的语境去解决,上下文的提示尤为重要。做题时,应该注意运用排除法,将最易辨析的词汇先排除,逐步降低选项。

  (1)实词:①从词义上辨析(适用对象、词义轻重、词义范围等方面);②从词汇色彩上辨析(感情色彩方面);③从词汇使用方法上(词性不同,搭配等)。

  (2)虚词:对虚词的备考,不可以眉毛胡子一把抓,应当在学会基本运用办法的基础上分类学会。①词类混用(连词、介词、副词等的混用)语法功能和特定意思;②搭配不当()③地方不当(关联词汇)。做虚词题目,主如果凭语感,要通读全句,整体感知,认准重点,准确把握;也可以造一些结构一样的句子来剖析它的正误。对虚词的考查,表面考查的是混用、误用、搭配不当等问题,实质考查的是对句意的理解和把握。因此,虚词的备考复习除去知道虚词的运用知识以外,还需要抓住语境,搞清句子的逻辑关系,在深入把握语境上下工夫,在阅读感悟的深层次理解上下工夫。

  (3)高考考试成语命题时,总是从六个方面设置错误:望文生义、用错对象、误用褒贬、自相矛盾、搭配不当、用词重复。因此,在做题时,要结合以下方面综合考虑:感情色彩是不是得当(蔚然成风、弹冠相庆),运用范围是不是准确(感同身受、美轮美奂),与语境是不是矛盾或重复(一挥而就、相濡以沫),是不是有语法错误、有无望文生义(五风十雨、马革裹尸)和一词多义(灯红酒绿、想入非非)现象等。成语的运用要靠平常多积累,熟记其意义和使用方法。在解题时把握词不离句的原则,注意成语在语境中的意义,切忌先入为主,望文生义。

下载地址:http://files.eduu.com/down.php?id=177185

热点专题

  • 2025北京高考考试英语热门素材:印度和日本可能对美国关税进行报
  • 重庆合川高考考试时间2025年具体时间及科目安排表(6月7日-9日)
  • 西藏大学排名2021最新排名表

[]2025北京昌平区高中三

[]2024年安徽蚌埠高考考